打通商业闭环,点亮商业航天的“启明星”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3-05-08 20:42:20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在甘肃省瓜州县开赛的第十七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上,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作为参赛战队的赛事合作伙伴,通过自研卫星应用终端产品,提供精准位置服务和应急通信服务,让参赛队员在缺乏移动网络信号的状况下,仍可实现通信和实时位置同步、保障赛事安全。这一大众级卫星应用产品的落地,也吹响了商业航天全力打造商业闭环的号角。

戈壁挑战赛中选手正在使用卫星通信产品。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但发展迅猛

商业航天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供商业卫星服务为目的,采取市场化方式组织实施的航天活动。目前,民营商业航天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并且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商业航天市场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时空道宇前瞻实验室负责人侯冰告诉记者,得益于近年来政府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国内商业航天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不过,商业航天企业在发展中也会遇到难题,比如在卫星轨道以及卫星的无线电频率的“争夺”方面。

在全球如此激烈的卫星轨道“争夺战”下,时空道宇计划建设未来出行星座,目前已有九星在轨,并计划于2025年完成星座一期72颗卫星发射部署。侯冰表示,太空看起来广袤无垠,但实际上可用和好用的轨道有限,这些轨道上价值较高的“点位”更是稀缺;无线电频率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按照国际电联规定,如果一个卫星系统想要使用某个频率,需要向国际电联提出申请,简单地说就是“先到先得”原则。“随着各类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对于卫星轨道和无线电频率资源争夺也将越发激烈。”

随着航天产业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广阔的市场需求也逐渐让民营商业航天发挥出独有的成本、市场化运作、创新能力等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提供更好的航天产品和服务。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约为4650亿元,预计2023年后将保持20%以上增速,2025年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侯冰认为,虽然目前卫星应用尚在大众消费领域的普及初期,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出行领域对高精度卫星导航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智能驾驶、交通导航、车联网等领域。“此外在卫星通信领域,随着频谱扩展、数字无线接入、智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在向卫星移动通信特别是卫星个人通信方向演进;高精定位领域也率先发展并用于车联网、智慧交通、应急救援、车辆导航等场景中,成为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这些,其实都是商业航天企业的机会所在,也将引领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模式亟待闭环并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433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参与度不断提高,2022年中国研制发射航天器数量共计185颗,比上年增加66颗;其中商业卫星发射数量100颗,比上年增加59颗,占年度航天器发射数量的54%,覆盖商业通信、遥感、导航、技术验证等多个领域。而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商业航天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在进一步推动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型。

侯冰表示,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的中坚力量,民营商业航天想要成功,最大的难点其实是找到适合的商业场景,并围绕着这一可行的商业模式,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而言,只有满足大众需求才能形成商业航天的模式闭环,走进消费领域才有可持续的规模市场产生。”他说。

时空道宇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经过深入的行业调研和市场测算之后,时空道宇将主攻方向聚焦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瞄准未来出行、消费电子等潜力市场,布局核心产品,深度挖掘大众消费领域。今年“五一”,时空道宇首次登陆户外赛事,以卫星应用赋能戈壁挑战赛赛事安全,也成就了国内首个实现商业闭环并应用落地的商业航天企业。

一直以来,商业航天是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的新业态产业。侯冰表示,打造商业航天的商业闭环,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需要重视技术创新,因为创新既可以促进企业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也可以促进商业航天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技术上的创新还可以帮助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