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黄牛票”现象背后文化治理之思考

来源:工人日报 时间:2023-06-08 16:04:19


(资料图片)

近日,为着力打造演艺之都和推进建设“大戏看北京”营造良好健康的演出环境,北京市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现场倒票乱象。联想最近一些热点演出,一面是演出票开售后瞬间售罄,另一面则是互联网平台“黄牛”们加价倒票。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何演出黄牛票屡禁不止?在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下,今后我国演出票务市场应如何持续改革和发展。

关于将倒卖票务谓之“黄牛”的溯源之说较为多元,既有黄牛象征善于应变追逐利益的负面形象,抑或旧社会特定群体身穿黄色马甲代买票务的比喻等。黄牛票现象广泛存在于演艺、体育、旅游及展览等领域,被认为是较难解决的顽疾。当前我国演出市场主要包括倒票型、票代型、赠票型及捆绑型等种类的黄牛票,其中既有个人或团伙计划性非法抢票囤票倒票,抑或赠票回收二次流入市场,以及一二级市场票务主体利益捆绑的内部交易等。自1997年国务院颁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标志着票务管理迈入法治化轨道以来,伴随文艺事业近三十年繁荣发展,演出票务市场历经院团直营、机构场馆线下经营、线上票务机构涌现等阶段,逐步形成一级专业票务机构为主,二级票务平台为支撑,院团场馆等主体线上线下共存的多元化格局。不同于大麦、永乐及院团院线等一级票务机构的单一定价模式,摩天轮、票牛及西十区等二级票务机构则是同步市场需求的动态定价机制,会出现折扣演出票。

演出黄牛票的表象是供需失衡造成的短缺,而实质内因则是票务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造成的票务主体权责不清晰、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技术平台不统一、定价策略不弹性及监管不精准等问题。演唱会、舞台剧及曲艺等类型演出背后是演出相关投资、制作、经纪、票务等公司主体之间关于定价话语权的博弈。受制于固定票价规制的利益约束,主办方并不会把所有演出票置于一级票务机构平台进行销售,针对媒体、嘉宾、二级票务机构的留存票与一级市场形成价格“倒挂”,成为滋生黄牛票的重要来源。此外,一些黄牛人士也会通过抢票软件或技术手段囤票哄抬票价,严重扰乱有序的票务市场。笔者针对专业剧院和高校剧团观众的一项问卷调研显示,82.1%的受调观众认为公开渠道购票困难是影响正常交易的主因,不得不寻求二级市场或黄牛渠道;89.5%的受调观众较排斥黄牛票;闲鱼、粉丝群等社交平台是黄牛票主要交易渠道。

整治演出黄牛票是文化市场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工作,只有从文化治理的顶层视角推动演出供给侧改革,逐步完善票务机制,持续建设有序健康的演艺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扼制这一乱象。笔者认为演出黄牛票的治理逻辑应该是始终聚焦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和路线,积极引入数字技术,激励演出主体机制创新,进而突破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单一管理模式,走向演出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观众互动合作的多元共治模式,可从以下三方面推进落实。首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提振文化内生力。针对演出黄牛票的治理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惠民,培育提升各类演出主体的创新力和软实力,更好地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其次,持续深化演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鼓励各类演出主体有效落实双创方针,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增加文艺作品的市场供给;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剧院剧场加演边际成本高、空间受限等问题,引导鼓励演出机构数字化转型,拓展数字化演艺形态,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最后,加强票务市场的法治化管理和精准化监管,推进票务机制的完善和优化。结合当前演出市场发展新业态和新趋势,推进营业性演出相关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的修订,提高相关处罚力度和执法效率,严格规范主办方的票源分配比例,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弹性式定价机制,进一步落实《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集成各类票务信息采集和销售系统接口准入,统一票务规格、编码、制作及发行等具体要求和购退票服务流程,进而提高票务管理效能,力求实现全国演出票务市场信息透明和数据实时监管。总之,演出黄牛票现象扰乱正常演出市场秩序,破坏演艺生态,损害观众合法权益。故需要从文化治理顶层逻辑出发,在政府、行业组织、演出主办方、票务中介及观众等多方主体联防共治下,通过持续推进演出市场改革和票务机制创新进行根治。

(作者:马明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邱倩妮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学生)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